校园新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校园新闻
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创新研讨活动圆满落幕
发布时间:2023-10-07 10:42:52   发布人:龚佳辰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51

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创新研讨活动圆满落幕


为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的要求。73日,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指导,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主办,浦东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承办,上海市实验学校东校协办的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创新研讨活动顺利开展。

8332576b-db1a-4514-b671-9f17fe0968ad.jpeg


出席本次活动有上海市教委副主任王浩、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院长王洋、上海市教委信息化工作处负责人韩崇虎、上海市教委基础教育处副处长赵佳然、上海市教委基础教育处副处级调研员龚柳、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教研员汶、浦东新区教育局总督学丁黎忠、浦东新区教育局办公室主任陆源锋、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李百艳、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军、浦东新区教育信息技术部主任谢忠新、上海市实验学校东校校长仇虹豪。本次活动针对人工智能课程建设、人工智能教学创新发展等进行了深入讨论。

本次研讨活动由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卜洪晓主持。

0eab0f43-e253-4102-b848-676d8c60de48.jpeg


活动伊始,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王浩副主任在致辞中表示,一是未来人才培养是推动教育强国战略实施的关键;二是高度认同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他认为在基础教育要加强机制创新、课程研究、教学实践,整体设计与实施,为高校“育人”、社会“用人”提供储备人才服务;三是依托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各区中小学校可以开展不同程度的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实践,在人工智能课程内容规划、学习活动设计、教学实践创新等方面,涌现出一些好的实践做法与经验。

574e9720-209e-45cf-b7f0-0f6303582a23.jpeg


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的张烨琼老师围绕高中人工智能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主题进行了分享。张老师从问题出发,提出学校需要怎样的人工智能校本课程,人工智能的课堂教学如何推进等问题,她阐述了学校以工程素养课程为特色的建设思路,并重点介绍了人工智能教学内容选择、教具资源利用、项目活动设计等,最后还分享了学校在人工智能教学实践中的创新与思考。

280897f5-7d88-48ba-90a8-e7e5d03860ba.jpeg


徐汇区教育学院王卿老师分享了《基于人工智能单元的小初高一体化学习活动设计》。王老师以人脸识别为例,展示如何通过小初高一体化的单元学习活动设计有效落实义务教育和高中的新课标要求以及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为人工智能课程教学的单元化、小初高一体化设计提供了鲜活生动的实践案例。

7889c0fd-0f16-472d-82c5-31beab2ff4b7.jpeg


上海市实验学校东校仇虹豪校长从学校层面,如何推进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建设,人工智能课程如何有效实施等做了深入交流。重点阐释了学校在面向创新人才培养的人工智能课程建设思路,即人工智能基础课程,主要通过开发跨学科项目,以体验、感悟人工智能为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人工智能进阶课程,采用基于真实问题解决人工智能项目,主要以理解人工智能原理,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人工智能实验课程是基于深度学习的理念,以计算机视觉技术为工具,开发《自动驾驶》、《手语翻译系统的设计》等特色项目,重在应用人工智能解决实际问题,指向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

67017f8d-18e0-4773-a8c4-54e7d857ee0a.jpeg


上海市娄山中学徐斌老师发言的主题是《“课--赛”一体化》。娄山中学在人工智能课程的开展和实施中采用了"--"一体化的方法,注重知识与素养的培养。他们设计了阶梯式人工智能课程体系,根据学生的认知和基础分阶段推进教学。学校结合生态花园和低代码搭建等实践场景,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校园学习生活相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

7bd4e7ee-b00c-493e-8615-cac531c2602d.jpeg


浦东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教育信息技术部谢忠新主任作题为:《构建区域人工智能教育生态,整体推进素养导向人工智能教育》主旨报告,分别从背景、目标与思路,项目的具体内容,项目的实践推进,实践后的思考等四个方面全面介绍了浦东新区人工智能课程整体的设计和思考。谢主任认为人工智能的主要目标是学生人工智能素养的提升,包括形成区域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生态,构建中小学人工智能与编程教学新模式,探索中小学生人工智能素养新评价。2023年进入了全面推进100所实验校人工智能与编程教育的实践,通过线上线下的磨课不断凝练集体智慧,提高区域人工智能课程设计质量。最后,谢主任提出了大语言模型背景下的中小学编程教育、如何落实人工智能创新拔尖人才的早期培养等四点思考。

340c2561-29ba-4734-863d-59d7e830692e.jpeg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作专家点评。尹主任高度赞扬了本次研讨活动,并就如何进一步扩大人工智能实践案例辐射作用等方面,提出了宝贵意见。

828393eb-6688-4d98-958b-d06917abb4ce.jpeg


最后,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王洋院长为本次活动作作总结讲话。王院长从学校整体推进、教师培养、学习资源、学习方式四个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并从教学研究、教师发展、交流平台、学生发展等方面提出了今天工作的具体要求,为进一步推动上海市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


e5786e9c-5445-4391-bb6f-a2cf21438c17.jpeg


本次研讨活动圆满成功。相信专家们的观点和学校人工智能教学经验做法,会陆续融入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探索实践中,为上海市中小学人工智能素养的全面持续提升提供动力。

e5577191-2f48-4012-a254-30a6c3b63ef7.png



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