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学年第二学期青藤社第一次学习沙龙之 “聚焦问题链的课堂教学设计”为推动我校0-5年初职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快速成长,落实本学期培养计划,3月15日下午,我校开展了本学期青藤社的第一次学习沙龙活动,主题为“聚焦问题链的课堂教学设计”。本次活动由发展部白云云老师和舒兰兰老师联合策划并组织,旨在进一步助力本学期青教赛活动的有序开展。一、主题分享:课堂教学中问题链的设计活动伊始,白云云老师为大家详细讲解如何以单元为整体设计教学问题链。首先,白老师认为明确单元核心问题是首要目标,其次,将其拆解为以课时为单位的核心问题及各环节问题,是达成单元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以体育学科“龙的传人”大单元为例,为解决如何展现“龙”的精气韵神这一核心问题,关键问题为“如何做到游龙行进龙体直,龙形饱满?”在场的关佩锡老师为帮助大家理解指出,由于学生在舞龙时欠缺力度,加上对龙的整体形态缺乏了解,容易出现左右晃动的情况。因此,这确实是在教学设计中需注意的要点。单元核心问题、关键问题及环节问题之间须得环环相扣,才能使课堂教学内容紧凑得当,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随后,白老师以自身设计的八年级大单元教学为例,帮助在场老师更好理解“如何设计单元整体问题链”。该单元的主题为“我眼中的世界多元文化”,教学目标为希望在学习本单元的课程以后,每个学生都可以用自己的独特视角来解读文化。本单元共分为五个课时,根据教学评一体化原则,白老师建议教师们在备课过程中可以自行搭建框架,明确每一课时的具体任务。从提出问题、锁定对象、确立维度、选择合适的表现方式到最终展示环节,层层递进,从而使学生们学有所获。白老师还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会如何有效提问至关重要。三、互动研讨:展示及评价反馈为了引导大家进一步优化教学问题链设计,舒兰兰老师组织在场教师们反思原有教学问题链设计中的问题,并结合白老师的主题分享修改完善问题链设计。首先,陈欢欢老师以“明朝的灭亡”课时为例,分享了她的问题链设计:明朝为什么会灭亡?有哪些主要、次要原因?为什么开门迎闯王?明朝的问题能否在后朝被解决。然后,龚佳辰老师以“竹节人”课时为例,提出核心问题——你要做一个什么样的竹节人?并提出三个关键问题:你的竹节人有什么特点?你如何表现该特点?你选取的特点是否能让他人看出是什么角色?接着,谢馨钰老师以“屈原和端午节”课时为例,确定核心问题——人们为什么要庆祝端午节?四个关键问题如下:你对端午节有哪些了解?你从文中的故事能获取哪些信息?人们为什么以及如何庆祝端午节?你觉得屈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随后,陈美霖老师以“生活中的摩擦力”课时为例,提出核心问题——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是什么?两个关键问题为:什么是摩擦力?生活中有哪些摩擦力?最后,赵璇老师以“时、分、秒”课时为例,指出核心问题——现在是几点钟?关键问题为:钟面有几大格?几小格?分针走一小格是多长时间?现在是几时几分?舒老师总结道,在本次学习交流后,各位老师都更进一步明确了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核心问题、关键问题、环节问题之间层层递进的关系,从而有效推进教学活动开展,达成既定教学目标。撰稿:谢馨钰摄影:关佩锡
-
喜报
-
喜报
-
喜报
-
青藤社2023年度结业活动2023年12月22日下午14:45,青藤社近四十名教师齐聚一堂,在启航吧举行了学期展示汇报活动。活动由发展部筹划,青年教师范玮老师主持。本届青藤社成员共有38名,由中小学各学科教龄五年以下的青年教师组成。此次活动,分成六个小组进行学习展示。小学体育组王添老师代表全体中小学青年体育教师展示汇报《跨学科主题学习总结》,小学语文组朱远程老师代表”萝卜小组“进行汇报,小学数学组戴惟熙老师、初中综文组于晨菲老师、信息组龚佳辰老师、初中科学组乔丹璇老师分别代表各自的小组进行了学期总结汇报。活动由发展部白云云老师现场点评。
-
青藤社2023年度结业活动2023年12月22日下午14:45,青藤社近四十名教师齐聚一堂,在启航吧举行了学期展示汇报活动。活动由发展部筹划,青年教师范玮老师主持。本届青藤社成员共有38名,由中小学各学科教龄五年以下的青年教师组成。此次活动,分成六个小组进行学习展示。小学体育组王添老师代表全体中小学青年体育教师展示汇报《跨学科主题学习总结》,小学语文组朱远程老师代表”萝卜小组“进行汇报,小学数学组戴惟熙老师、初中综文组于晨菲老师、信息组龚佳辰老师、初中科学组乔丹璇老师分别代表各自的小组进行了学期总结汇报。活动由发展部白云云老师现场点评。
-
【喜报】我校获区青年新秀征文奖
-
【喜报】我校获区青年新秀征文奖
-
0-5年初职教师学习沙龙活动之“项目化学习工作坊项目化学习是优化学习方式、落实核心素养的有效载体,为了助力我校0-5年的初职教师更好地设计和实施项目化学习,6月9日下午我校开展了第三次项目化学习工作坊活动。一、主题分享活动伊始,苏佳怡老师以“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项目化学习的实践与研究”为交流主题,分享了我校小学数学项目化设计与实施的过程、数学项目化学习的案例以及深入的反思。在项目研究初衷和项目化的设计上,苏佳怡老师强调要始终坚持以素养为导向,构建主动学习的方式、唤醒学生主动学习的情绪、关注学生多元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沉浸于学习之中,形成适应终身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为了使青年教师设计的项目化方案能顺利实施,苏佳怡老师特地向大家介绍了在数学项目化学习实施过程中所采用的“五步法”:入项、脑暴法、实施、成果性评价、出项。随后,苏佳怡老师辅以“一起去游泳吧”、“我们的十岁生日”、“王小东求职之旅”三个已有的项目化学习案例说明五步法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在分享的最后,苏佳怡老师基于多次的项目化实施经验,分析了头脑风暴、教师的适时介入和退出、评价在项目化学习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性,鼓励青年教师们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踊跃尝试。接下来,张雯卿老师以“小学体育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为主题,从跨学科主题课堂的必要性、课堂的模式、跨学科主题学习内容的选择和意义、跨学科主题学习目标的改变四个板块对小学体育跨学科主题学习进行了分享。二、设计方案交流研讨为了引导大家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初项目化学习设计方案,舒兰兰老师组织老师们分成五个合作小组,针对组内老师的项目化学习设计方案进行交流研讨,基于前两次工作坊的所学所获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和建议反馈,大家在积极踊跃的讨论中为同伴的项目化学习设计方案优化献言献策。研讨结束后,老师们奉献了自己优化后的项目化学习设计方案。首先,范玮老师介绍了她的心理戏剧项目,她希望以戏剧为载体,通过不同技术使学生自发地从不同观点和立场思考自己的生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帮助学生自我觉察、自我认识。随后,李思捷老师介绍了她与芳瑶婷老师合作的卫生巾互助盒项目,此项目以“为什么需要卫生巾互助计划“为驱动性问题,以制作卫生巾互助盒并做适当展示为目标,希望学生在设计、探究、合作、体验等过程中,逐步了解性别差异,接纳青春期生理变化,逐步理解和尊重他人,做到关爱他人。接着,陈美霖老师介绍了她的“小光影·大世界”项目。这个项目以设计、演绎皮影戏作为驱动性问题,学生在项目中以皮影设计师的身份,体验该领域专业人员所做的“真正的工作”,并能在过程中改进。通过概念学习、模型制作,希望学生能够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加深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和深化。傅艺俊和沈利老师介绍了她们的“博物馆项目化学习实践——检索表的制作”。此项目受到自然博物馆中昆虫标本的启发,考虑到博物馆对昆虫都进行了种名的标识,但缺少对其外形特征的比较与介绍这一问题,两位老师想到设计一款工具帮助参观者进行深入学习。最后是戴惟熙老师带来的“设计数学专属奖章”项目的介绍,此项目在学习平面几何图形的基础上,通过设计奖章图案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希望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感受数学几何图形的艺术之美。通过三次的项目化工作坊活动,青年教师们进一步加深了对项目化学习的理解与思,相信青年教师们能够“心有凌云志,脚踏实地行”,将项目化学习的设计理念和实践策略逐渐融入到自己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让孩子们获得更多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实践的机会,培养心智自由的学习者。
-
【喜报】祝贺我校朱程燕老师在市级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
东校骨干教师名单东校骨干教师名单
-
骨干教师引领骨干教师引领
-
说明说明
-
校长向全体教职工的承诺校长向全体教职工的承诺